旅行對每個人來說或許意義不同
於我而言
旅行除了觀景
更多的是『移居』的概念。
在短暫的時間裡暫時移居到陌生的地方生活
不只是過客,還是日常體驗者。
待在雲南東川紅土地的小村子裡
日頭赤焰的正午就假寐午睡
或是以板凳為桌寫起明信片.....
不走路的時候我們剝石榴敲核桃
或是學著有模有樣幫忙串起大紅辣椒....
不拍照的時候我們畫畫
與寄居在民宿的小娃娃一起
以蠟筆塗抹心中的圖像。
高原的風在潔白的床單上輕輕地吹
望下去的莊稼地金黃滿眼。
吃食輕簡
一碗樸實的雞蛋麵就讓人歡喜
時間隨意浪費
陪著驢子先生一起等
土豆收成的下貨上貨。
雖然雲南話交易內容聽不懂
熱絡的畫面卻看得津津有味......
此刻不是旅人當起了住民
忽然聽見家鄉口音,便接待起了來自高雄的攝影團一行人
聊著紅土地的種種旅行的種種
走前還敲碎幾顆生核桃請家鄉人吃......
動態的小村充滿生活況味
那在平行時間軌道上同時進行著的日常
節奏如暮歸的羊群悠悠慢慢.....
靜態的旅人閒適自在
不趕路不躁動沒有期待的景色等在那兒
全然臨在而融入。
我始終相信
移動創造了相遇
而停留則深濃了記憶
。
-------------------------------------------- 小 娃 娃 的 分 隔 線 ---------------------------------------
寄宿在東川紅土地陳順富攝影之家的三歲小娃娃
有著農村裡或許常見但卻令人心酸的身世。
從小沒有母親,父親到城裡打工已經兩年沒有回家,
小娃娃只好跟著祖母寄居在農村民宿裡,
祖母打雜做工時,三歲的小娃跟前跟後不哭不鬧,見著陌生人又是好奇又是害羞......
清晨一起吃早飯,發現小娃娃筷子拿得穩妥,坐在桌邊賣力吃著自己的一大碗麵條,
對照城市裡衣食無缺的孩子,有一種令人心疼的早熟。
旅行時習慣帶著的12色蠟筆剩下最後不全的一盒,離開前送給小娃娃。
還不太會說話的她珍惜的捧在懷裡,甚至不許人靠近....
可惜沒有潔白的畫紙,只好將隨身能留下的紙張全都給了她,
那些註記著旅行注意事項的表格背後,有三歲的她小小的塗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