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許久沒有寫日子了。
這格子裡的一切彷彿停滯在某個旅者的時空未曾歸來,
舊雨新知要不是以為我人還在旅途中,便是認知這裡已然荒蕪再無新文,
實情是寫者憊懶,日子過著過著便走慢了時針.....
匆匆掠過的真實生活最近有些緊湊,
上課下課閱讀畫畫偶爾出走,依然蒔花並且過著沒有時間刻度的日子,
稍稍轉速快一些就要無法呼吸那樣,
一邊向前走去的時候得一邊省視自己的心......
翻看資料夾中沉甸甸的影像時光,
忽然覺得按快門的日子離得好遠好遠.....
想起一個朋友曾說,人到中年應該開始減法生活,去除雜蕪思緒才能向前繼續。
我環顧四境,的確擁有太多應當捨而未捨的,
情感裡的雜訊、生活中的多餘物件,
和向前走時揹不動往事風景。
上一篇文章中梅里雪山星空之下寫了『全劇終』三個字,
然後靜靜擺著就是一兩個月,
直到幾日前格友忽然提問我才承認,原是略略有那個意思。
或許有一天默默的這裡就不再有消息,
我學習不執著於任何物事,只體認每一刻當下,
寫自然還是寫,但大多會轉成私人手札的形式,
如同那日友人說的:
如果有一天無話對世人說了,我將沉默.....
『不只從自己所站的地點眺望世界,也能從稍微離開的其他地點,
適度客觀的眺望正在眺望世界的自己的身影。
只從自己的觀點眺望事物時,世界無論如何都會咕滋咕滋的將水分蒸發漸漸煮乾。
身體變僵硬,腳步變沉重,變得無法自由轉身。
但如果能以幾個觀點眺望自己所站的位置時,自己的存在如果能託付到某個體系時,
世界便開始變得比較立體,和比較帶有彈性。』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
最近村上的這段話一直在我腦海裡反覆浮現,
事實上多年來我經常練習的便是這樣的抽離實境,
靜心觀照那個人間生活的自己,
縱然有悲喜,也盡力縮短穿透的時間,
當日子過得喧鬧,意識便帶領我的眼睛,去看見她想要的風景。
我時常思考一個關於村上讀者的問題,
我們究竟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會如此全面而且反覆的閱讀這樣的文字?
那共鳴點雖因人而異,
但我在許多同樣喜愛村上文字的朋友身上看到某種類似但又說不出的同質性,
就像一個祕密似的,
就像我們都離開了原來的地點而站在同一個體系眺望了自己和彼此似的,
會相視而笑。
此刻窗外微雨大風,不標準的夏天氣候,
唯獨蟬的鳴叫越來越響呼應著季節。
原是要敲打紀錄一些閱讀的字句書摘,
誰料整日浸泡在李欣芸的深海大提琴中,
曲音幽微越發讓人感到深深的寂寞,
我承認自己實際上是個沒有生活感的人,
步調必須緩慢,並且隨時由心帶領,
不明快也很任性。
我從來不懂什麼是詩,
只懂有些文字雖短卻精煉得可以敲扣心底的小石,
對應有聲。
我未曾偏愛華美的語句,
但衷情那些足以描繪畫面的文字迷宮,
讓人心甘情願在裏頭迂迴顧盼。
我從來不懂攝影,
只知道有些影像能夠瞬間捉住我的意識之眼,
深深烙印。
我未曾懂得如何收攝絕美的景色,
只由心如實按下快門,
沒有學問也沒有技術,
如若,可以耕植一方靜謐心田記憶故事,
便是。
此後這裡便這樣吧!
偶爾隨心寫著,老朋友來訪我多半仍會看見,
如果有一天漸漸淡出不再po文也請記得我的思念依舊。
悶熱的夏天裡,乾一杯先!
------------------------- 關 於 此 篇 影 像 的 分 隔 線 --------------------------
照片拍攝於近兩次蠟筆小孩小聚,均於學生私人空間。
兩位主人皆是聰慧而且熱情溫暖的女子,
我平凡的日子因為這些美好的緣分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