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崩下村的第一晚雖然非常寒冷,但睡得很好。第二天依然天未亮便起,扛著相機去找適合拍日出的地點。
客棧旁的屋頂正對著神女峰和五佛冠峰,冷風寒凍,氛圍寧靜,小村未醒。
站在腳架後面守候第一道曙光攀爬上神女峰峰頂,我鍾愛這樣寂靜無波的心境。
晨起時光旅人向來各自行動,可以睡得晚也可以摸黑出門,然後總在天台或小徑上相遇。
天亮之後的小村處處燃起炊煙,山中生活甦醒。
夜晚寒冷的必然對照著晨光遍灑的幸福感,所謂的生存在高原上總是清楚明晰,
包含每一次呼吸都如此真切。
簡單吃過早飯之後開始往神瀑去,步行在剛剛醒來的村子裡,與趕羊的牧民擦身而過。
陽光很美,歲月靜好。
下村牧場白塔前的瑪尼堆正對著神女峰與五佛冠峰,那從兩山交界處飛躍而下的即是雨崩神瀑。
梅里雪山是藏傳佛教的第一聖山,雨崩神瀑則是卡瓦格博從天上帶來的聖水,藏傳佛教徒一生中若能來此轉山,經過神瀑灌頂,便能消解惡業,潔淨心靈。
從雨崩下村徒步往神瀑的路線將翻越最高點3750公尺,再往下抵達3400公尺的梅里雪山腳下。
來回12公里,一般人腳程約5~6小時可以完成。
因為是轉山終點,而且是這趟旅行中最重要的目的地,我們打算盡可能待上一天,回程經過下村提取行李,天黑前趕到上村過夜即可。
走出小小的村子,穿過秋季黃草的牧場之後,開始在森林裡緩緩往上爬。
泥路因為長年轉山的藏族人踩踏而顯得平坦易行,風馬旗一路帶領,陽光透過樹梢投映一地斑駁,空氣中有著淡淡的老樹馨香。
前一天累積的身體疲累在密林中一點一滴消融,旅人心念各自,極少交談。
夏秋兩季融雪流成一條河,順流而下,林外河灘上一座座小小的瑪尼堆默默訴說著曾經踏上這段路程的人們,禮敬天地與佛的心念。
穿過森林,再爬上一段陡峭山坡,抵達蓮師修行寺廟時胸臆鼓鼓的,有一種熟悉的感動敲擊.....
脫下帽子手套和太陽眼鏡放下背包相機,把心安住,進到寺廟裡向蓮師頂禮。當額頭碰觸土地時,我的眼淚不停滴落.....
如此遙遠的來到這裡,如此翻山越嶺的來到佛的面前,暫時不想站起來,暫時想讓自己沉浸在那種完全被懂得的體悟中,久久~久久~久久的掉著眼淚,感受著天地之心,感受著佛的無邊的愛.....
直至書寫的今日,那份語言難以形容的觸動仍然非常清晰,有一種『完整』的感覺。
雖然藏族人中99%信仰藏傳佛教,但很巧的我們僱請的嚮導若瑟卻出生茨中地區,是那1%的天主教徒。因此當我走出寺廟而Dina仍在佛的面前淚如雨下,我向若瑟解釋了Dina的心境。
Dina的女兒19歲了,重度腦性麻痺,從出生那一刻即註定全身癱瘓終身臥床.....對於這樣的一個母親19年來所承擔的一切,那所有的轉折與努力,所有的傷痛,此刻只有佛懂得.....
我跟若瑟說:『讓她好好哭一下....她是個非常辛苦而偉大的母親....』
雖然是天主教徒,但若瑟似乎懂得那人與佛之間的神秘聯繫,年輕人眼眶泛紅,此後一路特別想要照顧53歲的Dina媽媽。
『內在自由能讓我們充分品嘗當下的清晰單純,讓我們從過去及未來中解脫。從過去的回憶中解脫,並不表示無法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從未來的恐懼中解脫出來,也不表示無法清楚地面對未來,而是讓我們省略無意義的操心,不再被這些煩惱拖累。』~馬修‧李卡德/快樂學
從蓮師寺廟下來之後,往神瀑的路離開綠意盎然的森林,開始在大小石塊之間攀爬。
始終在我鏡頭裡的是擁有豐富登山經驗的秀微。儘管一路上為了照顧大家而慢下了自己的速度,但路走得長了走得難了,還是能見到真正的實力。
回來之後當她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背影時說:好感動....覺得被守護了.....
親愛的秀微謝謝妳,我們才是被妳守護著呢~一起走的路程中因為有一個擁有豐富經驗的夥伴而總是可以令人感到安心。
亂石陡坡一路向上,每一個跨步都需要思考,都需要小心。
正午的陽光非常炙烈,很快地就爬得氣喘吁吁,這段路果然比進雨崩更艱難。
一步一步往眼前所見的雪山前去,專注於當下的呼吸,每一步都踏實安穩,
我逐漸將俗世經歷褪去,回歸意識的核心,讓自己成為空無。
唯有當你成為空無,讓身體成為空的載體,才能真正打開感官,更加敏銳的聆聽並且看見。
唯有當你成為中空的,將心跳與風結合,將腳步與土地結合,成為同樣的脈動,肉體的疲累就會漸漸消失。
唯有當你成為無分別心的存在,天地之氣方能注入,成為你的能量。
攀爬了無盡陡坡之後第一眼見到不遠處的神瀑,我的心在旅程中第一次有了激動,那震動非常細微卻非常真實。
行前在網路上看過無數照片,而影像卻無法詮釋真正站在祂的面前時,那份深刻的震動.....
從神女峰和五佛冠峰之間90度懸壁垂下的不是壯闊奔騰的大水,而是白色哈達一般柔軟細長卻源源不絕的長流。
後方的雪山太近而且太大,我的影像同樣無法帶回那份肉眼所見的壯麗。
看見與到達隔著相當長的距離。無法被搬動的大小石塊是向前的路徑,兩側經幡風動,我低低念著蓮師心咒,讓呼吸跟步伐同步。
這條朝聖之路已經持續了700年,700年來多少藏傳佛教徒以著如此原始的方式徒步走到了這裡。
踩踏過每一塊岩石,持誦過每一段經文,掛上多少風馬旗,如何經歷身體的辛苦卻又如何體會滿願法喜,
我彷彿聽見了那向上攀爬時的喘氣聲,其中帶著心滿意足而不是艱辛.....
彎腰掀起最後一段風馬旗穿行而過,
終於站在神瀑面前,
仰望那從天上飛奔而來的雪水,
經過岩壁遍灑下來有如半透明的珠簾....
神瀑夏季冰雪消融水量壯觀,秋天水量較小,而春冬兩季神瀑水則是不流動的冰,偶爾冰塌,冰柱掉落。此時瀑布下方細細流成了一條小河,這一路上我們就地飲用的溪水應該就是從這裡流出。
幾天來一直看見的五佛冠山峰太近太近了,近得看不見全貌。雪山的下半部融雪呈現岩石的本來顏色,深黑襯著雪白,再上面是銀亮雪山與蔚藍的天空,塵囂遠離,靈氣匯聚之地。
『真實的快樂來自根本的善,全心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生命的意義,那是一種隨時都在的愛,沒有任何炫耀或自利,那是一種無法言喻的單純善心。』~馬修‧李卡德/快樂學
我想,有一種旅行的深刻是這樣的,除了擁抱難以言說。雖然站在這裡的每個單獨個體所經歷的身體艱難與內心收穫都不同,但相同的是我們知道這一路上需要多少意志力的堅持才能完成。那種彼此明白,也如此深刻的鑲嵌進往後的回憶裡了。
坐在面對神瀑的石頭上大家野餐。說野餐或許太過豐盛,不過是拿出早餐時留下的幾顆雞蛋和乾糧面對著神瀑吃飯。
徒步的這幾天都是這樣的,飲食極度輕簡,其實維持生命所需的也就這麼簡單而已。
上午9點出發,下午1點10分抵達。繞行神瀑三圈,祈求我的母親健康,祈求所有愛我的人與我愛的人都平安。每一圈頂禮時,那原本的珠簾細沫忽然變成大水飛下,遍灑全身。水聲巨響,我幾乎是用喊的把那祈禱以語言說出....
水中虹霓與飛奔而下的水花呼應著渺小的旅人的祈求,那一刻淚流滿面.....
從頭到腳沐浴在神瀑水之中,那流下的眼淚也在其中.....
我的心從沒有跳得這樣用力,我的意識從沒有如此通透,繞行神瀑的身體與天地合一,繞行神瀑的心念與佛相應....我感覺內在的什麼被撐開了,變得更加敏銳....
若要說此生最美的旅行,再沒有其他可以比擬.....
『內在自由最重要的意義是,從『我』和『我的』專斷心態中脫離出來。我執的特色就是隨時和它所不喜歡的人或物起衝突,然後急忙地延攬它所想要的....出離者花時間向內看,發現不需要再執著於原來生活中的某些面向。』~馬修‧李卡德/快樂學
我也曾貪愛世間,執著於維繫許多情感的不變異狀態。但在這趟旅程中心緒似乎被重新整理了,有些什麼被悄悄放下,有些什麼隨著桑煙從心底被釋放了....
關於貪嗔癡慢疑,關於我執,關於因應變化而必須更新的自己,都有了深刻的體悟和努力的方向。
真正的快樂是一種心靈的深刻綻放感,那並不喧囂也不誇大,而是一種平和卻踏實的感受。
一路爬上來時見到往下的山友身上都是乾的,大家說秋天神瀑水不大。但我們一行人繞完神瀑卻是渾身濕透,連若瑟都驚訝得直叫Dina媽媽趕快擦乾以免感冒,天氣那麼冷。Dina微笑著說:不會感冒的!因為神瀑水而全身濕的人沒有一個感冒的。
真的。下午四點多回到雨崩下村,原本溼透的身體已經被高原太陽全都曬乾了。
經過下村之後旅人並不停歇,沿著前日的小路繼續往上村爬。為了節省體力,這一天預計在上村過夜,明日從上村出發前往雨崩冰湖,來回路程約26公里,將是此次行程單日最長的徒步距離,也將面臨最艱難的陡坡爬行。
下午六點抵達雨崩上村時,天空澄淨,神女峰上方掛著一朵晚雲,彷彿旅程中流下的每一滴感動的眼淚,在回憶裡晶亮閃耀著....